法耀车谷党旗红:经开法院青年先锋队“4.26”世界知识产权日送法进园区
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营造尊重知识产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在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6日上午,经开法院团支部及甘磊先锋队组织该院青年先锋队员,深入经开区商务城创新谷,开展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
经开创新谷是武汉首批入选的“创谷”项目,是经开区打造面向工业4.0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谷内研发企业多达1000余家,拥有知识产权权利企业十分密集。在活动现场,经开法院青年干警向创新谷内高新技术企业宣传了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常识,向园区企业及员工派发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资料300多份,接受相关法律咨询70人次。园区管理方及重点企业代表表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园区及公司非常欢迎。
近年来,经开法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中心大局,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伴随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知识产权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不断凸显,2019年至2021年,全区授权专利总量从3455件上升到8490件,年均增长率为34.9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52件上升到82件,年均增长率为16.40%;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27%,而武汉经开法院无知识产权审判权,成为制约知识产权协同保护重要缺环。提升审判工作层次,筑牢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司法屏障,成为经开法院党组和全体干警的广泛共识。
经开法院积极争取工委和上级法院支持,向最高法院申请审理知识产权案件。2022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印发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标准的通知》,授权经开法院统一受理大汉阳片区(汉阳区、蔡甸区、经开区、汉南区)标的额500万以下一审普通民事、行政知识产权案件。
无知识产权审判权,不等于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经开法院在申报知识产权审判权的同时,向辖区500余家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出知识产权司法需求“一封信”,院庭领导深入需求企业走访调研,还联合上级法院、大汉阳片区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并邀请重点企业代表集中座谈,多层次全方位向知识产权权利人问需问计,全面掌握全区知识产权现状和保护短板。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人才储备,招录知识产权法律专业干警,举办多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前往北京上海及其他沿海省市法院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跟班武汉知识产权审判法庭学习,一批理论功底深厚审判业务扎实的审判法官陆续成长起来,参加本次普法进园区的青年先锋队员郑广芳法官,就是全市法院系统仅有的2名拥有系统知识产权法律教育背景的审判法官之一;近五年该院在全国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上先后有30余篇论文荣奖,创造了湖北法院学术调研的奇迹,司法调研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队伍和能力保障基础。知识产权涉及权利内容广泛,专业性强,事实查明难,审判难度大,必须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体系。为此,武汉经开法院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公证等机构对接,与中国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签署《工作备忘录》,构建以诉讼调解为主导、行业调解为支撑、司法审判为保障的知识产权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灵活、便捷、高效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最大限度降低司法行为给市场主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科技创新,就是护航美好未来。下一步,经开法院将立足新起点,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知识产权审判及司法参与协同保护工作,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经开优选地”,以一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为知识、技术、商誉助推全区“奋力实现追转超,二次创业再出发”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