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的“第一窗口”:她用温情与智慧点亮公平正义的灯塔
——记武汉经开法院立案庭余倩
时间:2025-10-11 阅读:34
编者按
在法院的“第一窗口”,她面对的是带着困惑、焦虑甚至愤怒的当事人。她耐心倾听每一位当事人的诉求,手中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从聋哑人的无障碍服务到农民工的血汗钱追索,专业与温情并重,沟通艺术与化解矛盾智慧交融,是她守护公平正义的“法宝”。“我办理的案件大都是群众之间的家长里短,但一个人也许一生就打一次官司,对老百姓来说,件件都是天大的事。”在她心里,每一起“小案”都承载着群众沉甸甸的人生。
个人简介
余倩,武汉经开法院立案庭负责人。她是百姓心中的“贴心人”,是庭室运转的“主心骨”,更是弥合分歧的“连心桥”。履职3年来,她办理调解案件15313件,司法确认案件1425件,处理特别程序案件356件。她积极参加学术调研,业务理论成果丰富,撰写的论文荣获全国、全省多个奖项,办理编写的多元解纷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她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获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个人嘉奖,个人三等功,且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在她的带领下,立案庭屡获殊荣:部门荣膺“党的二十大信访先进工作集体”称号;部门干警荣获全省法院“智能化成果应用优秀能手”、获评区“平安建设先进工作者”,并在各级单位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屡创佳绩。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带领立案庭倾力做好诉讼服务工作,共收获当事人锦旗37面,感谢信4封。这正是余倩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写照。
初心如磐,在“第一窗口”厚植为民情怀
深夜,余倩办公室的灯仍然亮着,这是她雷打不动的“每日一省”,在总结与反思中不断探索应对日常工作与突发事件的“最优解”。
余倩的办公桌上宛如民情的“晴雨表”,一张张便签纸上:孤寡老人的赡养费落实了么?残疾人的救助金到位了么?达成调解的企业履约进度如何?……她常说:“老百姓不容易,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还要竭尽所能帮他们一把。”这“如我在诉”的朴素理念,经由她的言传身教,在立案庭生根发芽,蔚然成风。
在她的带领下,立案庭高效审查立案47000余件,委派调解案件15000余件。
创新突围,以智慧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便捷与高效,是余倩对诉讼服务的执着追求,她持续通过流程优化与智能升级,为人民群众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诉讼服务。走进经开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这里宛如一个功能齐全的“诉讼服务超市”,集约整合了法律援助、立案指导、调解咨询、司法鉴定、信访投诉等综合服务功能。在智能服务区,独立设置了“要素式诉状智能生成”服务台。当事人只仅将传统诉状拍照上传,系统便能自动提取关键信息生成规范诉状,扫码即可获取电子文档。
不仅如此,余倩更将目光聚焦于矛盾纠纷“终点站”。2024年,她主导推动《调解自动履行机制》落地实施。该机制通过宣传引导与正向激励,力促当事人达成调解后当场或自动履行义务,以低成本、高效率、负面影响小的方式终局性解决纠纷,确保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加速兑现为“真金白银”。机制试行以来,自动履行或当场履行案件达885件,履行金额高达8879万元。
解纷密码,融“法理情”巧化千千结
面对一起纠缠多年的遗产纠纷,余倩化身矛盾“解码器”和情绪“树洞”。她不厌其烦地倾听双方积压的怨怼,用“法理情”交融的钥匙,一点点撬开郁结多年的心锁,最终促成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和解,让亲情在法律的框架内得以弥合。
以“敢啃硬骨头”闻名的她在2023年成功化解了一起重大群体性纠纷:153名业主因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与某公司矛盾激化,冲突一触即发。余倩亲自带队下沉现场,多次实地走访,采用“背靠背”调解法抽丝剥茧,最终依托“调解+司法确认”的解纷模式,一次性高效化解全部纠纷,将可能爆发的冲突消弭于无形。
薪火传承,锻造司法为民的“生力军”
在团队建设上,余倩创设“青蓝工程”传帮带机制。她定期组织业务沙龙,鼓励干警畅谈心得、碰撞火花。她注重挖掘每个人的特长,推行“专人专岗”改革,同时鼓励干警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让团队活力迸发。
在立案庭,余倩既是运筹帷幄的“主心骨”,也是事无巨细的“大家长”。她主持制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工作人员服务规范(试行)》,坚持每月召开庭务会,带领团队将诉讼服务的“精细”和“温度”做到极致。
“星光不问赶路人”,余倩常以此自勉。在经开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的墙上,一面锦旗上“一心为民公正执法”的金字熠熠生辉,那是一群拿回血汗钱的劳动者最朴素的赞誉。
余倩始终把“方便”留给群众,把“复杂”留给自己。她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司法为民的征途,在卷宗堆积的立案窗口、在矛盾交织的调解现场,用无比的耐心和精湛的专业,将冰冷的“结案了事”升华为温润的“事了人和”。
当最后一位当事人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余倩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记录着明日要走访的社区、等待司法救助的困难群众姓名。
她知道,在司法为民这条永不停歇的河流上,她永远是一名奋力划桨的“摆渡人”,守护着公平正义驶向人心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