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法官妻子:法槌之下,柔肩亦能担道义
时间:2025-08-01 阅读:89
编者按
在庄严的法袍之下,在清脆的法槌声中,她是守护公平正义的使者;而在生活的烟火气里,在家人关切的目光中,她是妻子、是母亲,同样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与坚守。本期,我们通过一位丈夫的眼睛,走近武汉经开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郑灵芝。
丈夫眼中的她,是深夜伏案不肯歇息的“铿锵玫瑰”,是为了当事人诉求“争分夺秒”的赶路人,是家宴上因调解成功而眼含光芒的“缺席者”,更是用深厚功底“明断是非”的“学霸”。透过这些充满温度的日常片段,我们不仅看到一位优秀女法官的专业、敬业与担当,更感受到那份“法槌之下,柔肩亦能担道义”的坚韧力量,以及司法背后不可或缺的家庭理解与温情支撑。法律是刚性的,但郑灵芝法官用她的行动诠释:“正义,可以也应当充满人情味。”
让我们一同感受这份来自法官家属的观察,致敬所有在法治道路上默默奉献的“她”力量。
与时间赛跑:心疼她的“争分夺秒”
2023年3月,她负责审理一个民间借贷纠纷的案子,案情并不复杂,但被告在贵州某监狱服刑,需要借助当地法院的法庭与监狱远程开庭。领导批了三天外勤,按理说,她本可以踏踏实实在外地待满三天,开完庭后顺便调整一下疲惫的状态。可我心里清楚,她啊,心里永远装着那些“等不起”案子。
果然,第二天庭审刚结束,我手机就响了,是她的消息:“案子比预想的顺利,我改签了票今晚回去,手上还有几个案子等着呢。”我手指停在屏幕上,那句“别太赶,歇一晚”到底没发出去——这么多年了,我太了解她的性格,案子没结,她压根儿就没法安心休息。
后来我才知道,哪怕是在回程的高铁上,她也没闲着,电话一个接一个跟书记员沟通后续安排,手里还翻着厚厚的案卷。到家已是深夜,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又坐到电脑前研究案情。凌晨一点,我起身催她休息,发现她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电脑屏幕还亮着,是一份刚写完的判决书。
第二天一早,她又精神抖擞地去上班了,仿佛昨晚的疲惫从未存在。后来我才听说,那天她又一口气办完了3件案子。书记员悄悄告诉我:“郑法官这次出差两天,干的活比平时上班还多!”我听着,心里是既佩服又心疼。
很多人只看到法官在法庭上的威严,却不知道她们背后的付出。她的“快”,不是草率,而是对当事人急迫诉求的真诚回应;她的“拼”,不是逞强,而是对司法效率的极致追求。
缺席的家宴:理解她的“固执己见”
作为家属,我有个很深的体会:法官这份工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假期”。哪怕是回家探亲,一个电话就可能让她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就拿上次好不容易挤出时间来的休假回老家探亲来说,本来全家早早就高高兴兴定下一起吃饭的日子,人都到齐了,她却临时“掉了链子”。
出门前,书记员电话打来了,一个劳动争议“骨头”案,双方当事人松口同意调解了,问她什么时候能安排。家人都劝她:“先去吃饭吧,不急这一会儿,让书记员先联系,晚点再处理也来得及。”她摇摇头,眼神里都是坚持:“这案子拖不得!两边之前剑拔弩张的,好不容易都松口了,早点调成,早点案结事了才能心安一点。”
拗不过她,我们只好先行出发,留她一个人在家里,对着电话开始了漫长的调解。整整两个小时后,她才匆匆赶到。看着大家饭都快吃完了,她满脸歉意,赶紧接过给她留好的饭菜。趁人不注意,她悄悄碰了碰我胳膊,眼里闪着光:“调成了!两边握手言和!当事人还说要给我送锦旗呢!”
法官的这份“固执”,是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多少矛盾拖一拖,就可能变成解不开的死结。她的一次次“缺席”,换回的是更多家庭的圆满,这其中的意义,我们家人最能体会。
律师的称赞:为她骄傲的“明断是非”
在大家眼里,知识产权案件意味着复杂的程序、数不清的法条和拗口的术语,对法官要求特别高。能办好这类案子的,无一不具备深厚的法律功底、跨领域技术的理解能力、高效精准的裁判技巧,可谓是法官里的“学霸”,而她正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去年,她审理了一起广告语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一家知名保健品公司发现竞争对手用了他们特有的广告语售卖同类产品,就起诉到法院。
这案子特别复杂,牵扯的生产商、总经销商、分经销商一大堆,而且如何认定这种拼接、组合别人广告语的侵权责任,在她们法院还是头一遭。
那段时间,家里简直成了她的“战时指挥部”。茶几上,到处堆着她找来的类似案例判决书;深夜里,键盘敲击声不断,她对着屏幕一遍遍修改判决草稿;有时我半夜醒来,还能听到她自顾自地小声嘀咕:“到底构不构成不正当竞争呢?”字字句句,都是对案件处理的仔细斟酌。
最终,她根据不同主体的行为性质和责任程度,作出了精细化的责任划分,既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避免了把手伸得太长,妨碍市场自由。
原告代理律师拿到判决书后,在朋友圈公开点赞:“到底是学霸!判决写得真好,很有高度,真是学习了!”
她的“学霸”气质,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空谈,而是把学问扎扎实实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让法律真正能帮到人。她的判决,不只是给一个案子画上句号,更是给法治这棵大树添上一片新叶。
她是法官,更是我的骄傲
相比那些取得的荣誉,在我心里,最打动我的,永远是她那些不为人知的细微之处——
庭审结束后,会耐心细致地向一位位当事人释法明理,不厌其烦;走访企业时,会根据他们的法律需求,深入浅出地开展普法宣讲;写判决书时,会因为一个法律适用问题反复推敲,琢磨到凌晨。
每次加班回来,无论多晚,她都轻手轻脚地进门,生怕吵醒睡梦中的孩子……
法律是刚性的,但司法可以有温度;法官是严肃的,但她让正义有了人情味。作为她的丈夫,我见证了她法袍下的柔软与坚韧,也深深明白——
真正的法官,不仅用法律裁决是非,更要用一颗滚烫的心,守护人世间的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