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开法院巧用“保全+调解”的模式,仅用20天就快速化解了一起标的额近百万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以最小的诉讼成本实现了最大的诉讼效果,有效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20年,某建设公司与某建筑公司以签订《建筑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及《购销合同》的方式,将某系统工程交由建筑公司施工,并约定了单价。在建筑公司依约完成施工并履行交付义务后,建设公司却拒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付款义务,建筑公司多次交涉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请求依法对建设公司名下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承办法官收到原告建筑公司提交的保全材料后,立即进行审查,并认真了解双方企业的经营状况,审慎进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对于符合条件的诉前保全申请,承办法官及时对被告建设公司名下账户裁定冻结并送达保全裁定书。考虑到纠纷双方都是市场经营主体,为推进矛盾纠纷妥善解决,最大程度降低双方诉累,保全完毕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联系被告,分析冻结账户给企业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告知其通过诉前调解,既可缓解双方矛盾关系,也不影响今后合作。经过承办法官的耐心疏导和释法析理,被告意识到不履行还款义务对企业带来的严重影响。最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场履行了剩余80余万元的案款,原告也同意将被告名下的账户解除冻结,双方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本案中,经开法院坚持“诉调结合,以保促调”的工作思路,采取“诉前财产保全+调解”的矛盾化解方式,从保全到调解再到履行完毕,环环相扣,加速推进,既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又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有效实现了以保全助和解、以和解提质效的司法效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经开法院将进一步践行能动履职、公正司法的理念,对涉企案件进行合理评估,灵活采用多种解纷方式为企业减负增效,主动提供更加高质量、有温度、可期待的司法保障和服务,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