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审务公开 >> 执行动态

跨越千里的执行调解:司法温度架起便民“连心桥”

时间:2025-07-18 阅读:86

每一次攻坚克难的高效执行,每一次情法交融的暖心调解,都是人民法院坚守司法为民初心使命最生动的注脚。近日,经开法院成功化解一起纠纷案件,成为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彰显司法温度的典型范例。

image.png 

案件中的被执行人陈某,远在上海从事外卖工作,生活的奔波让他在经济上捉襟见肘,暂时无力一次性履行还款义务。收到法院送达的法律文书后,被执行人陈某主动联系法院,言语中满是无奈与诚恳,他提出分期还款方案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是否需要专程返回武汉协商的担忧。毕竟,往返的路费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承办法官张云副院长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从被执行人陈某的角度考虑案件执行。如果让被执行人陈某来回奔波不仅会增加其经济负担,还可能影响他的工作和生活。于是张云副院长当即建议被执行人陈某通过电话主动与申请执行人先行沟通,详细说明自身实际困难和分期履行计划。与此同时,张云副院长也迅速联系申请执行人及其代理人,将被执行人目前的财务状况以及还款诚意如实说明,积极搭建起双方对话的桥梁。

调解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代理人“需上报公司审批”的答复,张云副院长没有丝毫懈怠,秉持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坚定原则,始终将这起案件的调解工作视为心头大事。在近十天的时间里,张云副院长通过十余次电话沟通,反复向双方当事人释法说明理,耐心地向申请执行人解释被执行人陈某目前存在的实际困难,争取申请执行人的理解;同时也向被执行人陈某说释明履行还款义务的重要性和法律后果。正是这份执着与坚持,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互相理解并达成共识,申请执行人最终同意了被执行人分期还款的方案。

为了将便民利民做到极致,最大限度减少当事人诉累,经开法院采用“线上确认 + 邮寄协议”的便民模式。张云副院长详细地指导双方当事人分别将和解协议寄送至法院,全程耐心解答疑问,确保每一个环节都顺利进行。随着最后一份协议送达,这起跨越千里的执行案件圆满画上句号。正如被执行人陈某感慨的那样:“法官不仅耐心教我操作,主动帮我跟申请执行人协调,还考虑到我的难处,让我不用来回奔波,为我节省了好几千块路费和住宿费呢!这份司法温度让我觉得特别温暖。”这句朴实的话语,饱含着对张云副院长工作的认可与感激。

这起案件的高效化解,是经开法院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缩影。在传统的司法模式中,当事人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跑腿”,但如今,经开法院打破地域限制、优化执行流程,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这些司法实践,如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群众法治信仰的璀璨星河,彰显着经开法院始终与群众共情、为正义护航的责任担当。

司法有尺度,亦有温度。下一步,经开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初心,以更灵活的举措、更贴心的服务,不断探索创新便民利民的工作方式。让每一位当事人都能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度,也能体会到司法服务的温暖,让这座便民“连心桥”更加稳固、更加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