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开法院在执行中秉持善意文明、刚柔并济的司法理念,帮助被执行人企业纾解困境,盘活企业资产,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地顺利执结了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实现双方当事人利益得以平衡。
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委托合同纠纷一案,因被执行人未按照生效法律文书要求履行义务,申请执行人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对被执行人公司财产情况进行网络查控,发现公司每月实际流水近千万,公司经营正常,且完全有能力履行本案执行标的,执行干警便以84万余元为限额冻结被执行人公司名下银行账户。
采取冻结措施后,执行干警主动联系被执行人公司法定代表人了解情况,并告知其冻结情况敦促其尽快履行义务。倘若本案未能及时还款,法院采取的执行措施不仅会影响公司正常运营,还会对公司规模扩张造成不良影响。
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表示公司近期在洽谈兼并收购业务,目前正向某平台竞标。在执行干警的释法明理下,他才意识到拖延执行不仅会影响公司发展,甚至还会得不偿失,最终放弃了继续逃避执行的念头。
鉴于被执行人公司生存与发展情况,执行干警建议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替代履行的方案,在反复沟通协调后,被执行人公司法定代表人表示可以提供足额现金担保,将款项转入申请执行人认可的第三人账户,并向法院申请解除法院冻结措施,以免对公司经营造成不良影响。随后,执行干警立刻与申请执行人联系,在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后,依法对被执行人银行账户进行解封。3天后,被执行人公司顺利中标,案外人将案款足额转入申请执行人账户,至此,本案顺利执行完毕。